從市城區集中供熱工程看中法財政合作
以項目單位自身技術創新為基礎,引進國際上先進的供熱相關設備和管理經驗,在工程建設中成功研發并使用一系列國內國際領先技術,利用法國開發署貸款建設的山西省晉中市城區集中供熱一期工程最近落成,凸顯了中法財政合作過程中知識合作與技術創新的理念。
據了解,該項目本著促進環保、改善民生的理念,在財政部和山西省財政部門支持下,由晉中市瑞陽熱電聯產供熱有限責任公司利用法國開發署2800萬歐元貸款實施。
項目自2010年底開工以來,近三個采暖季的運行實踐證明,項目在節約投資、降低能耗、節約土地、縮短工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我國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建設創新提供了范例。
實現多項工程技術創新
據了解,該項目的實施體現了五大技術優勢:無補償冷安全直埋技術和環狀管網新概念,一網補二網技術和大型水處理水中心,國際先進水平的換熱機組及箱式熱力站、自動化控制中心和能源管理中心。
整個工程技術創新的關鍵是,實施系統改造,提高系統運行能效,建設大型的、符合技術要求的水處理中心,實現一次管網給二次管網補水的技術應用,為熱力站的箱式化、小型化,完全的遠程自動化控制,工程系統設計的優化,創造了必要條件。
據項目工程負責人介紹,國內當前運行的熱力站,大多是散裝熱力站,缺點是體量大、安裝復雜、標準化程度低、操控性差、耗能大,很難真正做到無人值守的遠程自動化控制。由于瑞陽公司解決了大型水處理中心的建設和一次網給二次網補水的問題,使該公司的熱力站箱式化成為可能。針對用戶面積在3000至10000平米的單體建筑,該項目首次在供熱機組中引進歐洲先進的電機水泵,研制出節電50%以上、無噪音、少占空間、易安裝的小型柜式機組,這種機組適宜在居民小區等建筑樓道內安裝。新型箱式熱力站最大占地只有18平米,比傳統的熱力站節約用地80%以上。從節能上看,節約熱能在10%左右,節約電能在40%左右,節約用工在70%左右。
機組的小型化及箱式熱力站成功實施,節約土地、方便選址、節省投資和時間,提高了標準化程度和節能效率,提高了運行的穩定性、安全性,減少了用工成本。
由于該供熱工程項目較好地解決了系統優化問題,為實現供熱能源管理創造了較好的條件。2011年9月,瑞陽公司和法國施耐德公司簽訂供熱能源管理戰略合作協議。2011年底,能源管理中心達到了初步運行的條件。它能夠綜合分析評估管網設備信息、居民建筑基本信息、現場運行參數、居民室溫系統信息、未來兩天的天氣趨勢、收費和財務信息等各方面數據,是城市集中供熱系統經濟運行的重要管理工具。該系統可通過實際數據與理論值的持續比較分析,最終達到供熱系統的自適應,科學指導整個供熱系統的節能運行。
實現節能、環境、社會三大效益
該項目的建設在于通過實施熱電集中供熱改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