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耦器
退耦,既防止前后電路網絡電流大小變化時,在供電電路中所形成的電流沖動對網絡的正常工作產生影響。換言之,退耦電路能夠有效的消除電路網絡之間的寄生耦合。退耦濾波電容的取值通常為47~200μF,退耦壓差越大時,電容的取值應越大。所謂退耦壓差指前后電路網絡工作電壓之差。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高頻情況下工作的電解電容與小容量電容相比,無論在介質損耗還是寄生電感等方面都有顯著的差別(由于電解電容的接觸電阻和等效電感的影響,當工作頻高于諧振頻率時,電解電容相當于一個電感線圈,不再起電容作用)。在不少典型電路,如電源退耦電路,自動增益控制電路及各種誤差控制電路中,均采用了大容量電解電容旁邊并聯(lián)一只小電容的電路結構,這樣大容量電解電容肩負著低頻交變信號的退耦,濾波,平滑之作用;而小容量電容則以自身固有之優(yōu)勢,消除電路網絡中的中,高頻寄生耦合。在這些電路中的這一大一小的電容均稱之為退耦電容。
還有些電路存在一些設置直流工作點的電阻,為消除其對于交流信號的耦合或反饋作用就需要在其上并聯(lián)適當的電容來減少對交流信號的阻抗。這些電容均起到退耦作用稱之為退耦電容。
使用范圍
退耦器串聯(lián)安裝于額定電壓500V及以下BBNBBN 的低壓供電系統(tǒng)中,用于增加導線感抗,彌補導線長度不足,協(xié)調不同規(guī)格防雷器之間的配合問題。
典型應用在B級和C級的防雷器都安裝在一個配電箱中的場合。當電壓開關型防雷器至限壓型防雷器之間的線路長度小于10m,或限壓型防雷器之間的線路長度小于5m時,在兩級防雷器之間應加裝退耦器。
主要結構
KBT-L系列退耦器采用模塊式結構,串聯(lián)連接于前后兩級防雷器之間,應依據IEC61643-1和GB50343標準,根據線路的負載電流選擇相應的退耦器。
段工作原理
退耦器對瞬時高能雷電流的極佳的電感特性在雷電來臨時保證電涌保護器的可靠操作,如果電網中有幾個電涌保護器,它們將會互相影響,這就意味著,并聯(lián)的保護器之間必須達到能量的配合。配合的效果是當由雷電形成一個浪涌過電壓時,電涌保護器(B級)將可靠地響應,帶走高能量的電流,以保護其它電涌保護器(C級或D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