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地區墻體保溫的主要形式
嚴寒地區的墻體保溫,形式多樣,大體有外保溫和夾心保溫兩種形式,其中外保溫主要有EPS外墻保溫體系,即用190mm厚混凝土空心砌塊作為承重結構,在砌塊的外側鋪貼50mm厚自熄型EPS板,并以耐堿纖維網格布加強,最外側正常抹灰刷涂料形成外墻裝飾。
該種外墻保溫形式的優點是它能有效的切斷或減少墻體的冷橋,能有效地提高外墻內表面的溫度,蓄熱系數大的重質材料位于室內,在非穩定供熱的條件下,能提高房間的熱穩定性,保溫效果較好,房間室內溫度基本不受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保溫房間室內溫度分布均勻,可較好的改善室內的熱舒適度。但由于保溫層要固定在外墻的整個高度上,保溫材料依靠粘合劑與墻體基層粘接,保溫層的耐久性能取決于粘合劑的耐久性,另外,墻面抹灰雖然增加了纖維網格布加強,但要經受風吹、雨淋、寒暑凍融和日光照曬的考驗,抹灰砂漿仍然容易產生裂縫進水造成墻面破壞,此外,由于保溫材料的強度較低,受到外荷作用時容易破壞,所有外保溫墻體一旦遭到破壞修復極其困難。因此,該種保溫形式在技術上要求更嚴,在材料上要求更高,在造價上也較貴。
另外一種保溫方式采用粘土磚夾心保溫,即240承重磚墻+50厚苯板+120磚墻,該種墻體結構形式基本滿足保溫節能要求,但隨著粘土磚的限制使用,粘土磚逐漸退出市場,該種墻體結構形式也隨之逐漸減少,反之,由于國家推廣混凝土空心砌塊力度的加大,部分地區采用了砌塊代替粘土磚,但墻體保溫大都采用了外保溫形式,這種墻體外保溫形式將砌塊完全包裹,僅將砌塊與粘土磚作簡單的代換,不能充分發揮砌塊的裝飾效果,目前在黑龍江等地區多、高層建筑中得到應用,但由于施工時間較短,很多問題還沒有暴露。
根據發達國家經驗,對于砌體結構最適合的墻體結構形式是采用夾心保溫墻體,即按照發達國家大量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