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白電市場回顧:庫存大漲價不明顯
2012年一季度已經正式成為過去式,日系家電企業依舊雷打不動的虧損;國內黑電企業也喜憂參半、有虧有贏;在2010-2011年取得不錯成績的白電企業在2012年的開局卻十分的不利:終端消費市場能力下滑、國內惠民政策接連結束、原材料成本繼續上漲、出口額下滑等多方因素都成了白電市場表現不給力的罪魁禍首。而回顧過去的第一度,我們發現了白電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
消庫存成一季度主要“特色”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國國內空調企業庫存量突破1198萬臺,超過金融危機沖擊下的2008年2月時的1174萬臺歷史高點。如果再加上全國商家的庫存量,至2012年初國內空調業面臨的庫存壓力已經高達2200萬臺,創出了近5年來的新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空調市場與已經連續6個月呈現負增長;而自從2012冷年開始以來的五個月,空調出口量更是同比下滑15.8%,遭遇“五連跌”。
這僅僅是空調。冰箱及洗衣機的市場狀況要更加糟糕。由于家電下鄉及以舊換新等政策的激勵,農村市場曾短暫的呈現出噴薄發展的趨勢。這一趨勢給了冰洗企業巨大的信心,因此大多冰洗企業在2010年選擇了擴大產能、意圖在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中以量取勝。然而企業們的如意算盤終究沒能打響,進入2011年之后,冰洗市場長時間的處于半冷不熱的狀態、毫無起色;另一方便,與空調已然形成寡頭局面相比,國內冰洗企業的競爭要更加激烈、進入競爭隊伍的企業也更多,如此一來,企業本身的競爭壓力也很大。因此在整個2011年及2012年第一季度,冰洗都長期處在降低產能、消化庫存的狀態之中。
高端產品開發成企業新路子
庫存遲遲不能消化完畢、企業又需要擴大銷售規模,這時高端產品成了企業首選。早在幾年前,海爾就先行推出了“卡薩帝”這一高端品牌,幾年之后,拋去銷售量不管,卡薩帝確實已成為國內冰洗高端代表品牌。在2011年經歷過蟄伏之后,國內大多冰洗企業開始著手推出高端品牌以占領市場。先行者當屬合肥三洋。
眾所周知,合肥三洋的品牌是以租借的形式借用日本三洋的品牌名字,但在2011年日本三洋將三洋幾乎全部賣給了海爾,這一收購案首先沖擊到的是合肥三洋。合肥三洋與日本三洋的租借合作就快到期,品牌又被海爾收購,這對于并沒有培養出自己的品牌的合肥三洋來說無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