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粒度分析儀性能評價指標介紹
以往的粒度分析方法通常采用篩分或沉降法。常用的沉降法存在著檢測速度慢(尤其對小粒子)、重復性差、對非球型粒子誤差大、不適用于混合物料、動態范圍窄等缺點。隨著激光衍射法的發明,粒度丈量完全克服了沉降法所帶來的弊端,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及加快了樣品檢測速度(從半小時縮短到了1分鐘)。
激光衍射法丈量粒度大小基于以下事實:即小粒子對激活的散射角大,大粒子對激光的散射角小。通過散射角的大小丈量即可換算出粒子大小。其依據的光學理論為米氏理論和弗朗霍夫理論。其中弗霍理論為大顆粒米多理論的近似,即忽略了米氏理論的虛數子集,并且假定顆粒不透明;并忽略光散射系統和吸收系統,即設定所有分散劑和分散質參數均為1,因此數學處理上要簡單得多,對有色物質和小粒子誤差也大得多。同樣,近似的米氏理論對乳化液也不適用。
另外,根據瑞利散射定律,散射光的光強與顆粒直徑的六次方成正比,與散射光的光源波長的四次方成反比,這意味著顆粒直徑減少10倍,散射光強將減弱100萬倍。而光源波長越短,散射光強度越高。
再者,由于小粒子散射角大,而主檢測器面積有限,一般只能接受到最多45度角的散射光(即大于0.5微米的料子)。那么,如何檢測小粒子,如何克服小粒子光散射能量低,超出主檢測器范圍的問題,就成為評價激光分析技術的關鍵。
所以,判定激光粒度分析儀的優劣,主要看其以下幾個方面:
1.粒度丈量范圍
粒度范圍寬,適合的應用廣。不僅要看儀器所報出的范圍,而是看超出主檢測面積的小粒子散射(<0.5μm)如何檢測。最好的途徑是全范圍直接檢測,這樣才能保證本底扣除的一致性。不同方法的混合測試,再用計算機擬合成一張圖譜,肯
下一篇:現代近紅外光譜(NIR)分析技術 上一篇: 國內首個地溝油手提檢測儀成功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