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氣體放電管存在的問題與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接地連線應當具有盡量短的長度
接地連線應具有足夠的截面,以泄放暫態大電流。
放電管的失效模式
放電管受到機械碰撞,超耐受的暫態過電壓多次沖擊以及內部出現老化后,將發生故障。
故障的模式(即失效模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呈現低放電電壓和低絕緣電阻狀態;第二種是呈現高放電電壓狀態。
開路故障模式比短路故障模式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開路故障模式令人難以及時察覺,從而不能采取補救措施。
現在的電源SPD產品中,帶有失效報警裝置,如聲,光報警,顏色變化提示等,這些措施的采取對于及時發現和更換已經失效的SPD是有利的。
存在問題
放電管保護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時延脈沖及續流
從暫態過電壓達到放電管的ufdc(直流放電電壓)到其實際動作放電之間,存在一段時延 , 的大小取決于過電壓波的波頭上升陡度du/dt。
一般不單獨使用放電管來保護電子設備,而在放電管后面再增加一些保護元件,以抑制這種時延脈沖。
續流:放電管泄放過電流結束以后,被保護系統的工作電壓能維持放電管電弧通道的存在,這種情況稱為續流。
續流的存在對放電管本身和被保護系統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熔斷器的額定電流高于被保護系統的正常運行電流,其熔斷電流小于放電管在電弧區的續流。
這種方法會造成供電和信號傳輸的短時中斷,對于要求不高的電子設備可以接受。
二、狀態翻轉及短路反射
放電管在開始放電時,由開路狀態翻轉為導通狀態,翻轉過程中,暫態電流的變化率di/dt很大,這種迅速變化的暫態電流在空間產生暫態電磁場向四周輻射能量,在附近的電源線和信號線上產生干擾,或在周圍的電氣回路中產生感應電壓。通常采取的抑制方法有屏蔽、減小耦合和濾波等。
放電管導通后,入射波被反射回去,使得后面的電子設備得到保護,但反射波電流產生的空間電磁場也會向周圍輻射能量,需要加以抑制。